新光證券2312金寶殖利率排行推薦ptt證券開戶平台

 

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新聞01

三大法人皆空 科技股成箭靶 布局鎖定3重點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10.17 三大法人皆空,外資又轉賣87.6億元,萬三城池再交空頭。圖/freepik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三大法人皆空,外資又轉賣87.6億元,萬三城池再交空頭。美國10月消費者通膨預期大幅攀升,Fed壓力山大,美股上周五開高走低、震盪劇烈,科技股再成箭靶;今日亞股隨之走弱,台股也無法倖免,集中市場一開盤即大跌約140點、失守萬三關,新台幣更續貶見32元近6年新低,在權值大軍節節敗退下,各大類股全軍覆沒,權王台積電400城門硬撐至約9:45再度遭空頭擊破,大盤跌點也隨之擴大至約313點,盤面倚靠面板雙虎及少數個股力抗空頭,隨後多空陷於12,850處對峙。 午盤買單急拉面板雙虎、安控、雙D、天鈺(4961)、敦泰(3545)、華航(2610)等,加上美股期指翻多穩漲,多頭快速收復近半失土,惟台積電始終未能重振旗鼓,終場大盤點跌雖縮減至167.07點,但仍無法拿回萬三城池,收在12,966.05點,總成交值則小幅縮減至2,067.32億元。 籌碼面,今日外資轉賣超87.639億元,投信賣超8.7802億元,自營商賣超4.4535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00.87億元。回顧上周,外資賣超502.43億元,投信買超42.68億元,自營商賣超42.37億元,三大法人賣超502.13億元。本月以來,外資賣超540.11億元,今年以來賣超約1.3兆元。 技術面,5日RSI為34.14、10日RSI為33.1,9日K值為19.32、9日D值為23.65,20日乖離率為-5.08。 盤面上,台積電(2330)在400關、5日線僅守1個交易日,今日再遭空頭擊破,終場收397元,聯電(2303)跟跌2.45%、力積電(6770)則甩尾收高1.03%。 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面板廠強力要求「賣價現金成本以下不接單」的政策,加上三星等品牌廠開始回補庫存,推動電視面板在10月下旬全面漲價,面板雙虎今日攜手走強,群創(3481)收漲5.71%、友達(2409)漲4.96%,成為今日撐盤主力,並帶動面板驅動IC股天鈺強勢漲停,敦泰漲近8%、瑞鼎(3592)漲逾5%。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擴大制裁中國,擬全面禁用華為、中興、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技術等的設備,晶睿(3454)、奇偶(3356)可望迎來轉單喜訊,今日雙雙放量勁揚,奇偶收高6.91%,晶睿爆逾1.7萬張大量、收高9.58%。 自行車雙雄9月與前三季營收,均創同期新高,今日股價逆勢開高,巨大(9921)人氣火熱、收高3.61%,美利達(9914)相對震盪、量縮收高2.52%。 航運族群在運價下跌、解封利多出盡、凱基砍價貨櫃三雄等多重利空打擊下,類指盤初一度重挫逾7%,長榮、陽明下殺跌停,萬海也重挫逾9.5%,所幸近午低接買盤進場奧援,華航更翻紅收高1.48%,拉抬類指跌幅縮減至約4%。 分析師表示,不論美股或台股短線跌幅已深,具備反彈條件,惟台股大盤仍未站上短中長天期均線,且中長期均線仍下彎,技術面尚未轉強。而近期台股進入法說會高峰,指標龍頭大廠成為台股風向球,整體而言,通膨回落速度與美企財報,仍是市場觀察美股止跌築底的重點指標。分析師表示,第4季應是科技股長線投資的較佳時點,可聚焦市占率提升、產品滲透率增加、規格提升等具備明確成長動能的標的,對抗短期庫存調整的風險。 (時報資訊 李慧蘭) 延伸閱讀 美晶片法案利空有救?3回神股逆風漲逾3% 外資上周棄守「金積」 面板雙虎這檔受寵 生技還沒玩完?5檔新藥股狂掀本夢比行情 台股外資內資三大法人盤後

新聞02

© Reuters. 宏和科技(603256.SH):2022年度淨利預減50%-61% 格隆匯1月20日丨宏和科技(603256.SH)公佈,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6201萬元到7578萬元,同比減少50%到61%。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9152萬元到11185萬元,同比減少80%到98%。 2022年度電子級玻璃纖維布市場需求量同比減少,公司產品售價受市場需求影響同比下降,導致公司淨利潤同比去年減少。2022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整體經濟下行,需求萎靡,行業需求衰退。終端市場消費信心不足,消費類電子全行業需求減少,導致公司產品銷量下降。2022年度子公司黃石宏和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石宏和”)布廠項目投入成本較大,建設前期盈利較少。

新聞03

4/4 2/4 推遲了許久,中廣核電力(01816.HK)旗下的防城港3號機組終於迎來了市場的「首秀」。 於1月10日20時29分,我國西部地區首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3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標志著該機組具備發電能力,向著商業運行目標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推動業績復蘇的關鍵 核電機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重大工程,從開工到投入商運,往往需耗時5年時間。 據悉,防城港3號機組在2015年開工建設,按照中廣核電力此前計劃,該機組預計在2022年投入運營。但後來因疫情影響,公司在去年表示將推遲該機組投入運營時間,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實現投運。同時,2016年底開建的防城港4號機組投入商運也預計推遲至2024年上半年。 如今,防城港3號機組實現終於實現並網發電,標志著中廣核電力再添新動力,公司在運機組也將增加至27台。 據悉,防城港3號機組和4號機組均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同時也是華龍一號核電技術的示範項目。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利用該技術的核電機組安全性更高、經濟性更佳,電廠可利用率也更高。 根據中廣核電力此前在互動平台上的消息,防城港3號機組可在2023年為公司新增貢獻約100億千瓦時電量,帶來售電營收約7%的彈性。 根據公司消息,中廣核防城港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6台機組全面建成後,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480億千瓦時,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143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974萬噸,相當於種植了10.8萬公頃森林。 此外,中廣核電力當前在建的核電機組有7台(包括4台委託管理機組),對應裝機規模838萬千瓦,有助於推動公司業績的穩步增長。 其中,防城港4號機組目前正處於設備安裝階段;陸豐5號機組正處於土建施工階段,預計將於2027年投入運行。 業績尚待復蘇 在剛過去的2022年,中廣核電力的經營業績並不太理想。 2022年全年,公司的核電機組總發電量約為2113.14億千瓦時,同比小幅下降了1.18%;總上網電量約為1983.75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1.38%。 對比同行中國核電(601985.SH)及行業數據,中廣核電力的發電量增長明顯較為乏力。同年,中國核電的核電機組總發電量為1852.3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累計上網電量1732.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 國内的2022年全年整體核電發電量數據尚未發佈,但1-11月,我國核電發電量達378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11.1%,在電力結構中的佔比達到5%左右,較十年前的約2%有了大幅度提高。 受發電量及上網電量出現下滑影響,中廣核電力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了1.22%,歸母淨利潤同比微增0.55%。而同期,中國核電的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别為13.5%及20.3%。 之所以成績單不佳,主要是由於中廣核電力在2022年經歷了換料大修時間增加、台山1號機組長時間停機檢修,以及防城港3號機組運營時間推遲等因素影響。 2022年全年,公司有19次核電機組換料大修,而2021年全年為16次;台山1號機組在2021年7月底開始停機檢修,直到去年8月中旬才並網發電。 根據四季度運營簡報,2022年全年,受停機檢修影響,中廣核電力的台山核電站發電量同比大跌32.53%,是公司所有核電站中降幅最大的一員。同時,嶺澳核電站和寧德核電站在2022年換料大修的時間均長於2021年,因此發電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因此,隨著台山1號機組重新並網發電,以及防城港3號機組實現首次並網發電,中廣核電力在2023年的運營數據有望迎來拐點。 為了增強市場信心,中廣核電力的控股股東中廣核集團在去年11月1日增持了公司1000萬股H股,並計劃自本次增持起12個月内持續增持公司H股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截至2022年11月1日公司已發行H股股份總數的5%(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行業政策方面,當下我國風電和光伏蓬勃發展,而核電在我國實現雙碳的過程中亦不能缺席,因此我國政府加大對核電市場的支持力度。 去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新的沿海核電項目核準建設」。而《中國核能年度發展與展望(2020)》中提到,預計到2025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70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達到3000萬千瓦,假設每年新增核電裝機規模相同,則每年新增裝機容量為7338兆瓦。 去年9月,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核電核準提速,節奏超預期,該行認為核電兼具低碳清潔和出力可控的特性,低碳基荷價值凸顯,在雙碳目標下價值有望獲得認可,預計十四五期間核電發展有望加速。 值得留意的是,作為國内核能發電領域的「雙雄」之一,中廣核電力整體競爭力較強,經營業績整體保持穩定增長,因此其曾在「港股100強」活動評選中分别獲得2017綜合實力10強(中型企業)第7名以及2018綜合實力100強第63名,向市場證明了其實力。 「港股100強」評選活動始於2012年,由騰訊網和財華社共同發起。活動旨在利用大數據和一系列科學、公允的評價指標對上一年度香港上市公司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與計算,評選並公佈優秀的上市公司榜單及頒發獎項。 第十屆「港股100強」活動即將於2023年2月24日舉行,同時會揭曉第十屆「港股100強」主榜單和子榜單入榜企業。中廣核電力本次能否衝進第十屆「港股100強」榜單,值得我們關注。

1440南紡2023存股名單, 2424隴華2023存股推薦ptt, 3321同泰台股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ptt

OPEN445RE115EF5EE

 


2023第一次證券開戶券商推薦》 2023上海匯豐手續費開戶推薦 1527鑽全高殖利率股票推薦dcard4540全球傳動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1217愛之味2023存股推薦dcard 1011盤中

 

arrow
arrow

    s66ypq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